新闻中心
日前,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主办的2024年绿色出行与共享骑行发布会在云南省昆明市举办。该发布会是“922绿色出行宣传活动”的重要活动之一。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秘书长曲长虹、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交通规划专业委员会主任马林等嘉宾出席会议。
曲长虹表示,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建设绿色交通体系不仅是减少碳排放、缓解交通拥堵的有效途径,更是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922绿色出行宣传活动”正是深化这一理念的实践平台。她呼吁各方共同努力,让城市更加绿色、低碳、智慧、宜居。
本次发布会发布了两项报告,均为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规智库”的系列研究成果。其中,《2024年绿色出行城市工具书》是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开展的绿色出行科普宣传、支撑全国城市绿色出行活动的纲领性文件。《2024年度中国主要城市共享单车/电单车骑行报告》聚焦共享骑行服务提升与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发布会上,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孔令斌对《2024年绿色出行城市工具书》进行解读,阐述了本年度宣传活动主题“共享公共空间”的内涵,强调人人有权享有公共空间。城市应规划设计考虑所有居民和交通方式的更安全的街道,道路公共空间分配时优先考虑步行、自行车和公共交通,动态管理路内停车以便有效利用公共空间,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制定道路交通政策,鼓励社区参与开发城市公共空间。副总工程师赵一新作《2024年度中国主要城市共享单车/电单车骑行报告》的解读。提出报告聚焦精准匹配出行需求,持续提升超大、特大城市共享骑行治理能力和水平,从活力骑行、轨道骑行、减碳骑行、便捷骑行4个方面建立11项骑行指标,评估36个主要城市的骑行特征与规律并分析年度变化。
会上,多位专家作了发言。会议演讲环节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交通规划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张宇主持。
世界银行交通全球实践局东亚及太平洋地区高级交通专家赵曦提到,世界银行正与各国合作,致力于建立绿色、包容和有韧性的交通体系。城市交通发展转型需要实施严格的汽车使用和停车管理措施。北京工业大学城市交通学院副教授边扬认为,利用共享电单车采集的细粒度轨迹数据,能精确辨识风险骑行行为,为提升城市交通综合治理能力发挥重要作用。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城市交通管理研究部副主任刘金广分享了电动自行车通行安全源头治理对策。在电动自行车生产、销售、维修等环节应加强监管。佛山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工程师陈哲鸣详细阐述了交通安全性指标,发现交通冲突主要集中在绿灯开始后的前10%时间及停车线上游10米范围内,这一研究为信号交叉口的安全优化提供了量化依据。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交通研究分院数据应用与创新中心主任吴克寒在武汉、拉萨、南宁等地研究经验的基础上,依托大数据挖掘技术得出测算方法。
最后一个环节为圆桌论坛,主题为超(特)大城市发展共享电单车的挑战、机遇与对策,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交通研究分院智能交通与交通模型研究所所长康浩主持。
南昌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总院交通规划设计院副院长卢亮提出,应客观认识并协调好共享电单车与私人电动自行车、公共交通、共享单车的关系。共享电单车与公共交通、共享单车的竞合关系需审慎对待。
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科技创新中心主任陈先龙认为,共享电单车运营效益源自于高密度需求,需要重视共享电单车高峰期出行需求的非对称性,统筹运营调度成为提升效率的关键。
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专业总工程师唐翀提出,要明确共享电单车的出行需求特征及其在城市综合交通客运系统中的定位,开展精细化治理和精准化施策。加强与城市规划部门的沟通协作,将共享电单车的发展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中统筹考虑,确保城市交通体系的整体协调性和高效性。
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发展研究院交通所副所长邵丹提出,“共享+”模式不是单纯的交通问题,对停放设施配套、组织管理等提出了新要求。共享电单车模式需要全周期、全要素考虑需求、设施、治理等综合问题,建议以负外部性治理为导向,探索构建面向特定群体的租赁服务体系。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交通规划所主任工程师魏贺提出,共享电单车是群众对时间可靠、便捷灵活、价格合理的出行需求本质的个体与市场响应。超(特)大城市要持续提升共享电单车治理能力,调控配额、治理停放、强化秩序、规制市场,共享模式要与轨道交通接驳组合优化。
滴滴青桔电单车运营负责人李维提出,避免野蛮发展、管理混乱等问题是对共享出行平台运营管理能力的考验。充电安全、运维安全、骑行安全等全链条安全治理问题需进一步解决。滴滴青桔电单车将致力于持续加大安全投入并在技术引领、政策研究、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综合施策,促进绿色出行。
与会嘉宾一致认为,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公众环保意识的提升,绿色出行将成为未来城市交通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不断创新技术、优化政策支持、加强行业合作,绿色出行和共享骑行将进一步普及,推动城市向低碳、高效、可持续的方向发展。(转载自中国建设报)